词语词典网 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水河

黄水河

①桑干河支流。源于今山西朔州市东南部。东北流,经山阴县东南,至应县西北入桑干河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 黄水河 “在应州西南。自朔平府马邑县东北流入山阴县界,又东北流入州西北八里入桑干河。即古湿水也”。

②即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之摩仁 (林) 河。《清一统志·鄂尔多斯》: 黄水河 “在右翼后旗西南一百四十里。蒙古名西喇木伦。源出马阴山北平地,东北流入古尔板泊”。

③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。《清一统志·四子部落》: 黄水河 “在旗西北五十里。蒙古名西喇木伦。自喀尔喀右翼流入境,东北流出喀伦边”。

④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十里。源出今山东栖霞县西北蚕山,北流经龙口市旧黄县东,又西北入海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1: 黄县有 “黄水”,即此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黄县: “又东有黄水,东南有洚水,合流入海。”

⑤古名黄崖水。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。发源于新密市东曲梁牛庵村,东南流至新郑市境入双洎河。《水经·洧水注》: “黄水出太山南黄泉,东南流径华城西。黄水东南流,又与一水合,……其水西南流注入黄水。黄即春秋之所谓黄崖也……又南流注于洧水也。”

⑥即杨柳河。在今四川双流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一》 “杨柳河” 条下: 石鱼河 “一支南流名杨柳河,流二十里入双流县界名黄水河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莘州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治所在清邑县(今山东莘县)。大业初改为莘县。唐武德五年 (622)复置莘州,贞观元年 (627) 仍改莘县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清邑县(今山东莘县)。大业初废。

  • 曹全碑

    又称《曹景完碑》。全称《郃阳令曹全碑》。东汉碑刻。灵帝中平二年(185)立。明万历初在陕西郃阳县(今合阳县)莘里村出土。碑为曹全门下掾王敞等所立。无额,八分书。共二十行,行四十五字上下,共八百五十余字。碑阴又有岐茂等题名五行,约四百四十余字。内容记敦煌效谷人曹全

  • 华屋丘墟

    壮丽的建筑化为一片废墟。比喻遭遇巨大灾祸。鲁迅《且介亭杂文.病后杂谈》:“大至胡元杀掠,满清焚屠之际,也还会有人单单捧出什么烈女绝命、难妇题壁的诗词来,这个艳传,那个步韵,比对于华屋丘墟、生民涂炭之惨的大事情还起劲。” 见“华屋山丘”。鲁迅《且介亭杂文病后

  • 托漠卫

    ①见“塔木卫”(2156页)。 ②见“脱木卫”(2081页)。

  • 纡朱拖紫

    亦作“纡朱曳紫”。形容地位显贵。朱、紫指高官所佩印绶之颜色。晋 葛洪《抱朴子.逸民》:“何必纡朱曳紫,服冕乘轺。”唐 白居易《岁暮寄微之》诗之三:“若并如今是全活,纡朱拖紫且开眉。”明张居正《再辞恩命疏》:“纡朱拖紫,揖让人主之前;当轴秉衡,平章军国之重。”

  • 云昌寺寨

    亦名大姓云昌寨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大姓乡东北云昌村。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)置云昌寺寨土千户。

  • 柏节圣妃

    亦作“柏洁夫人”,即“慈善夫人”(2407页)。

  • 荆花烂熳

    源见“田家荆合”。形容兄弟并茂。前蜀 贯休《杜侯行》:“雁影参差入瑞烟,荆花烂熳开仙圃。我闻大中 咸通真令主,相惟大杜兼小杜。” 【检索荆花烂熳 ==>】 古籍全文检索:荆花烂熳     全站站内检索:荆花烂熳

  • 永福水

    指今广西柳江支流洛清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永福县:永福水“在县西南。《志》云:县西南城下有金山潭……永福水由此分流,曲折群川中,夺流而西南,出入柳州府洛容县境,为雒清江之上源”。

  • 斗酒学士

    指唐初诗人王绩。吕才《王无功文集序》云:“时省官例日给良酝酒三升。君第七弟静时为武皇千牛,谓君曰:‘待诏可乐否?’曰:‘待诏俸殊为萧瑟,但良酝三升,差可恋耳。’待诏江国公,君之故人也,闻之曰:‘三升良酝,未足以绊王先生也。’特判日给王待诏一斗。时人号为‘斗酒学士’。”